洛丽塔四十二岁了(代译序)(3/6)
么办呢?不加思索地他就娶了寡。好吧。他们三
一起合居。从此开始你可无限发展--诱惑,永恒的折磨,痒痒的难熬,疯狂的希望。结局--是一个失算。光阴疾驰,他老了,她发育成长--并未成为丑香肠。她行路而过,轻蔑地投你一眼;令你发烧。
怎么样?你觉得这里有一个陀斯妥也夫斯基的悲剧?你知道,我一个好朋友曾有过这样的遭遇……"
纳布考夫不但是创作天才,也是语言天才。英文不是他的母语。在国际作家中,很少有能够如此
通另一种语言。
《洛丽塔》中所用的英文字汇令吃惊。不过他也有采用艰涩生字的习惯,那个习惯也曾受过《纽约
》当年小说编辑凯瑟林·怀特的批评。主角亨堡·亨堡(Hur Hur)这个名字就滑稽得很。作者对主角的详细描写令
想到他在用艰涩生字时的细细推敲。亨堡·亨堡对发育没有完全
孩的癣好有特殊的定义:年龄必须在九岁至十二岁之间。
亨堡的欲对象是可望而不可即。他不能占有这样的一个色欲对象,因为时间在飞驰,即使在他占有时期,时间会毫不留
地把
童进化为成年
。在这方面看来,很多正在失恋的该者读了《洛丽塔》后应该有相当的满足感:至少,他们所追求者并非四年为限、可望而不可即的对象。我这样地陈述一定会给有些读者斥为胡思
想。不过正如纳布考夫在他的自传小说中所说,"从此开始,你可无限发展……"我们这些对
童并不作非分之想的读者,至少可以在欣赏一部文学杰作之余,随着作者的想象力,作一些毫不受拘束的发挥。
在《洛丽塔》这部小说中,反甭的角色好像是时间。一个在出生时就在向死忘行进。时间是敌
:亨堡要赶着时间去享受他所特别嗜好的
生乐趣;《洛丽塔》在不断成长,纳布考夫要赶着时间写他的杰作。《洛丽塔》出版时他已年近六十,它可留了多少年完成他所有所想创作的作品?纳布考夫逝世于一九七七年,享年七十七有余。时间是生命中一个最大因素,而
一出生,除了谋生填饱胃腹之外,最大的兴趣是
欲,最大的惧怕是死亡。《洛丽塔》主角亨堡整个时间就是被这两个关注所缠迷。
与死乃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。但是亨堡对洛丽塔着迷的特殊又可与其他一类的着迷程度相比。例如,一个专心一致的艺术家对创作过程的关注;一个科学家对他的发明进度的关注;一个革命家甚至恐怖主义者对收复祖国失地的关注等等。这种关注心理都是极为紧张的。亨堡对洛丽塔的
简直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