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七章 正式出山(3/5)
接着,他们又流了其它一些想法,上官云飞把到武汉与王得财接
的方法告诉了上官晓林,然后他们才各自睡去。
第二天,上官晓林怀着对未来的憧憬,踏上了去武汉的征程。
在路途,他保持较为稳定的速度,每天约行走六十华里的距离,这样能保持较大的体力,特别是长途行走的,在没有代步的工具下,以均匀的速度行走,是最佳的方法。
这样,走了大约三天,上官晓林从山区中走了出来,来到较为平坦的丘陵地区,开始接近武汉。
他在路上,感受到了战争的临近,不是遇到大批的军队、运送物品的军车,就是遇到焦急逃的平民,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:
本军队要进攻武汉了。
这些恐慌的气氛,还有这些逃难的难民,激发了上官晓林抗击本侵略者,为国出力的决心。
他加快了朝武汉的进度,有时搭乘当地群众的骡车等通工具,很快在第四天晚上,他赶到了武汉郊外。
他决定晚上不进城,就在附近的一个旅馆住下,一是因为天已黑,武汉已实施了戒严,二是他要静下心,想想到武汉后从何处着手,为抗战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他不准备加军队,在现代战争中,他一个
在军队中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,特别是象他这种身负武功的
,要到能使自己技能充分发挥的地方,这样才有更大的价值。
现在的武汉,何处是最危急,又是何处最需要他这样的,而他又在何处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?
杀手?暗杀军高级指挥官?这需要有庞大的支撑,首先要有
报处给你各种
报,其次要有各种接应
员,最后要有费用保障,包括先进的武器系统,这些,上官晓林目前是没有的。
间谍?刺探报?没有长期的潜伏是作不到的。保镖?保卫国家重要
物?一是没
相信上官晓林,二是即使相信上官晓林是
国青年,在他没有过去的成绩的
况下,没
敢让他担当此任。
在这些最直接的途径被上官晓林一一否认后,他开始思考从最基层做起。
那么,武汉城中,现在又是什么事,什么地方是最紧要的?而这些又是他能力去做的?
是水道,上官晓林判断。
武汉水道发达,下可达南京、上海,上可到重庆。各种物资的往来运输,水道是最便捷的通方式。如果
本
坏了武汉的水上运输通道,国民政府就会一片混
。再加上陆地攻击,武汉就会不攻自
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