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冯庆下旨除异已,花荣月下追有亮(2/4)

里之路,只是西边有条小路通向南边大路。

花荣算计着徐有亮走了不过半个时辰,定走不远,急忙派快马回白龙关,传令所辖各州县捉拿反贼徐有亮,一面亲自率那二百骑兵并那监视徐有亮的数十侍卫往那小路上赶来。

路上遇见茶棚酒肆询问,果然有武士装扮的骑马向南走了,乃边问边追,一直向南而来。

追了有半,徐有亮转向西而来,知他要去青龙关,花荣道:“前面有梅河拦路,他定不能走脱。”追至河边,不见踪影,只见一条小路沿河向南,似有马蹄足迹,花荣又命沿河追赶,却见那蹄印返回东边去了。

花荣又派了去上下渡传令,严密盘查,勿叫走了徐有亮,自己仍紧追不舍。

看看天黑,追到玉龙岗,花荣使打探,道那徐有亮过岗去了,花荣知道南边就是曹云龙的地盘,怕那徐有亮走了,也不顾天晚,向南又赶。追过了玉龙岗,已是半夜,见了一处镇店,向打听,却无见徐有亮。

花荣道:“这厮定在岗上过夜,待我守住南边路,那徐有亮必成瓮中之鳖,无处可逃了。”

原本花荣只是诬陷徐有亮谋反,没想到徐有亮先走了,这一走,虽然花荣没有能够杀掉徐有亮,却也坐实了徐有亮的罪名:若无反意,因何而逃?!

花荣记起,来时的路上,仿佛见过一座小庙,徐有亮大约是留宿庙中了,便留下百名骑兵并众侍卫守住道,自己率了其余兵丁重回玉龙岗。

向回走了三十几里,果见山凹子里有一座小小道观,观门上匾额写着“静心观”三字。

花荣打马上前,命军卒叫开山门,里面出来一个十二、三岁小道姑,睡眼惺松道:“无量天尊。何半夜敲门?”

花荣打个禀手道:“道长请了。我乃北青龙王是也,可有生到此么?”

“生千岁便是生,还找那个?”

“我正有公务在身,要抓朝廷钦犯徐有亮,请问道长,此躲在何处?”

小道姑道:“千岁差矣,既然是钦犯,小观怎敢收留,又岂知他躲在何处?”

“可否让本王观一搜?”

“这个,待小道问过师父再说。”小道姑将门一閂,观而去。

过了一刻,观门复开,有一老道姑,仙风道骨,立于门前,打个揖手道:“不知北青龙驾到,未及远迎,请千岁恕罪。”

“不知者不怪。请问道长大名。”

“贫道至清是也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